山口縣
常榮寺
常榮寺是一座禪宗寺廟,因僧侶畫家「雪舟」所創作的傳統石造庭園而聞名。這座庭園呈現出精妙的美學,以及日式庭園知名的寧靜優雅與簡約。常榮寺興建於室町時代(1336–1573),目前開放訪客參觀。你可以進入木造建築,由屋內眺望寂靜的庭園,也可以探索建築內寬敞的榻榻米房間與寺廟腹地,感受日式禪風的清雅氛圍。
瑠璃光寺五重塔
瑠璃光寺是位在日本山口縣山口市香山町的曹洞宗寺院,山號「保寧山」(ほねいさん),本尊藥師如來,建於1471年,由當時統領此地的大內氏重臣陶弘房之夫人所建立,開山(初代住持)為大庵須益。
此寺廟為象徵大內氏全盛時期大內文化的象徵,也是「西之京・山口」的代表景點,寺內區域包括五重塔被合稱為「香山公園」,也是著名的賞櫻和賞梅景點。
瑠璃光五重塔由大內盛見計畫建造,用來祭奠在1399年的應永之亂中喪生的大內義弘,於1442年竣工。塔為方三間,高31.2m,建築樣式大致為和式,一部分為中國樣式。是室町時代中期最出色的建築物之一,也是當時以山口為中心發展出的大内文化中被評價為最高的傑作。
屋頂的部分,使用檜樹皮這種日本獨特的手法,藉此創造出厚實感的屋頂。
另外,塔身纖瘦流暢,這跟醍醐寺和法隆寺的五重塔比起來,明顯有所不同。
湯田溫泉
湯田溫泉,是位於日本山口縣山口市的溫泉區,鄰近湯田溫泉車站,與長門湯本溫泉、俵山溫泉、川棚溫泉被合稱為「防長四湯」,為縣內較具有歷史的溫泉區。
據說在600年前一位位於權現山山腳寺廟的和尚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狐狸每晚都到此泡池水後即痊癒,才發覺此池水下方即為溫泉,由於湧出溫泉的地方位於田地的中間,因此命名為「湯田」。現在本地也是以「白狐」做為推廣觀光的吉祥物。
另有名為「美白之湯」的湯田溫泉,泉質為鹼性單純泉,雖然為非火山性的源泉,但水溫卻達70度以上,非常罕見。不論有沒有計劃入住旅館,也可以在區內享受溫泉的樂趣,溫泉街中亦有多個足湯,當中「狐之足跡」不但是旅遊資訊中心,更是一站式的足湯、Café及展覽場所。記得不要錯過湯田溫泉觀光案內所前的「飲泉場」,免費試試溫泉水的味道,或選購有白狐吉祥物的杯子作紀念。
河豚
日本山口縣以美味的河豚料理聞名,河豚捕獲量也高居全國上位。相隔關門海峽與九州地區對望的山口縣,就位於本州地區的最西側,當中又以下關市的河豚料理最負盛名,遊客下次可以安排前往擁有「關門的廚房」美譽、起源於1909年的百年漁市「唐戶市場」。
以往在日本是禁止食用河豚的,河豚食用的歷史,就寫在赤間神宮的鳥居旁,回溯自2千年前即有河豚食用的痕跡,平安時代更是文人的珍饈。後來豐臣秀吉禁止河豚食用之後,一直到明治時代都只能偷偷享用。直到伊藤博文有天來下關時,意外吃到河豚美味,認為這種美食不該被禁,遂開放了河豚飲食,一下子打響了下關河豚料理的名聲。
日清講和記念館(春帆樓)
日清議和紀念館(日文:日清講和記念館)是位於日本山口縣下關市阿彌陀寺町春帆樓旁,以中日於1895年簽署的《馬關條約》為主題的紀念館,由下關市立歷史博物館負責管理。
1894年日本與大清帝國發生甲午戰爭,隔年雙方在春帆樓展開和談,在歷經29天的談判後,日清雙方在春帆樓簽屬馬關條約;1937年6月,日本政府在春帆樓旁設立「日清議和紀念館」,重現當時談判會議上的場景,並展示當時談判雙方使用的相關文書資料。
紀念館建築為鋼筋混泥土建造之一層樓建築物,瓦葺屋頂,建築面積138平方公尺。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當年簽屬馬關條約的春帆樓建物於1945年因美軍的空襲而遭燒毀,但日清議和紀念館及內部文物躲過此劫仍留存至今,2011年此館被日本政府列為登錄有形文化財。
關門海峽大橋海底隧道
隧道長度為780m,所需步行時間約15分鐘。中間會遇到山口跟福岡的縣境。用雙腳跨越兩縣市,還能在海底交界處拍照做紀念,重點是走隧道完全免費!
下「關」、「門」司港第一個字,便是關門大橋的名字由來。1958年完工的《關門海峽海底行人隧道》,以當時的技術來說,要挖出這樣一條長長海底隧道,並把空氣對流都做好,實在是個大工程,要整整建了21年。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1185年,源平合戰源氏與平家最後戰場。兩軍於關門海峽的壇之浦開戰,已知無勝算的平家成員相繼投海身亡,包含年僅8歲的安德天皇,由外祖母二位尼抱著跳海,結束了這場慘烈戰役。岸邊設有「源義經」、「平知盛」銅像,可以想像當時的歴史。
元乃隅神社
元乃隅神社始建於1955年,據說是在白狐神靈的神旨下修建,其連綿的紅色鳥居已經成為山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元乃隅神社是位於日本山口縣長門市油谷津黃的神社,神社的正面為面對日本海的斷崖,其下方的海蝕洞在波浪拍打時,空氣會連同海水一同被往上噴出,因此被稱為「龍宮的潮吹」;而神社前有123座紅色的鳥居,全長超過100公尺,一路延伸至「龍宮的潮吹」。
在神社前方的鳥居上方離地約6公尺高的地方設有奉獻箱,號稱是全日本最高的奉獻箱,神社的傳說是只要能成功的將香油錢投入該奉獻箱就可實現願望。
神社過去原本名為元乃隅稻成神社,由於2010年代起吸引大量外國觀光客到此,原本的過長的名稱常造成外國人認讀上的困擾,故在2019年1月起將名稱刪去「稻成」兩字,改為現名。
角島大橋
角島大橋位於山口縣 西北海岸的日本海附近,周邊的迷人風光曾多次登上廣告,唯有置身其中,才能真正感受此地之美。在好天氣時,藍海和漂浮在地平線上的小島,浪漫而寧靜的景色,正是眾多遊客夢寐以求的美景。角島大橋上沒有人行道,只允許車輛通行。因此自駕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從江戶出入匝道出發車程約一小時。或者從山陽本線去往特牛站或瀧部站,然後乘坐藍線交通巴士。
開車跨越大橋後會到達角島。這裡有度假區、潮風深藍海岸,以及日本最古老的其中一座西式燈塔。角島的位置略為偏僻,但仍值得造訪。
角島燈塔
角島燈塔建於1876年,明治時期,是英國建築師理查.亨利.布蘭登 (Richard Henry Brunton) 受政府委託打造的作品。燈塔對公眾開放,尤其受情侶們的歡迎。夏日時節,蔚藍天空映襯高聳的白色塔身,恍若一副迷人的風景畫。在付了價格低廉燈塔門票後,就能沿著狹窄蜿蜒的樓梯爬上塔頂。塔頂有一個戶外觀景台,可俯瞰整個角島和更遠處的風景。燈塔旁有一間博物館,通過裡面展示的大型燈塔透鏡和各種展品,可以進一步瞭解燈塔的結構。
赤間神宮
日本歴史上有名的戰事便是源平合戰。平氏戰敗之後,平氏擁立的安德天皇被外祖母抱著,跳海(壇之浦)自殺,那時他僅8歲(實歲6歲),後來源賴朝建立了阿彌陀御影堂來供奉他,把安德天皇奉為水神,安產之神,被全國的水天宮祭祀,明治時代此堂被升格為赤間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