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和歌山縣

熊野古道

熊野古道參拜巡禮是世界最著名的參拜步道之一。蜿蜒盤據在橫跨本州紀伊半島山間,途徑和歌山、奈良、大阪、三重縣,逾千年以來,參拜者踏著這條路程,追尋點化。整段參拜巡禮一共有七條路線。2004年,環聖山傳統路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從最早期,熊野地區就被視為充滿聖靈力量之地,神明的居住之地,自然風光秀麗。在平安時期(794-1185),日本歷代天皇開始踏上這條艱鉅的道路,以尋找靈性的啟發。從這時候開始,參拜逐漸為人所知。
熊野三山是當地三大著名神社的統稱。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含相鄰的那智青岸渡寺)、熊野本宮大社。
這三個神社是熊野地區的神聖中心。三大神社設計獨特,原先作為不同形式的自然祭祀之用,最後合併,成為主要的參拜地。    
19世紀,在與當權者強迫神道佛教分離之前,神佛兩教和平共存,稱為"神佛習合",是兩種信仰體系的結合。神道神祇被視為佛教神明在日本本土的化身。一千多年來,這在日本習以為常。
到了19世紀,佛教與神道分離,許多寺廟與佛像遭到破壞。雖然現在很少有神佛兩教相互糾纏的情況出現,熊野那智大社和相鄰的那智青岸渡寺卻非常生動地體現出這種傳統關係。

丸龜城.jpg

熊野本宮大社

熊野本宮大社位於紀伊山脈深處,是熊野三山之一。三山指的即是「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3座神社的總稱,透過熊野古道的「中邊路」相互連接,同時也是日本全國約4,000多座「熊野神社」的總本社。1889年,原本位於大齋原的神社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洪水。災後利用留下的建材才得以在田邊現址重建神社。從神社現址步行一小段路即可抵達原址。您可根據於2000年為紀念原址所建造的超大鳥居輕鬆判斷原址的位置。

歷史悠久的熊野古道上的所有朝聖路線均與通往熊野本宮大社的石階相連。然而,並非所有遊客都能像古代朝聖者那般,耗費數周徒步走完整條崎嶇的山路。現在,神社深受一日遊遊客的青睞,在新年期間尤其擁擠。 

不同於速玉大社和那智大社鮮亮的朱色塗漆,熊野本宮大社以低調古樸的設計著稱,木質外牆與天然景致融為一體。 整片柏樹皮屋頂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每年春天,神社會舉辦熊野本宮大社春祭。4月13日,父親會攜兒子至鄰近的湯之峰溫泉泡湯,以聖水淨化身心,然後身穿傳統服飾,步行一段熊野古道。 父親必須身強體壯,因為在朝聖期間,兒子不能落地。

4月15日這天,神社會將供奉的熊野神明請至神轎,抬往位於大齋原的原址。 到了八月份,神社原址大齋原會舉辦八咫火祭,儀式包括火焰神輿和煙火表演。

大齋原

熊野本宮大社的原址,即大齋原大社中六座神社建築中的三座,在1889年被無情的洪水沖走,僅殘存兩座石頭。倖存的神社建築被遷至現址,但是此處仍矗立著震撼人心的鳥居,2000年時這裡建造了一座33.9公尺高的超大鳥居,號稱是日本第一大鳥居。 這座門是俗世與靈界的分界之處。鳥居上頭則有個金光閃閃的「八咫烏」烏鴉圖樣,八咫烏在熊野被視為是神的使者。熊野本宮大社和大齋原與其他聖地和參道一同以「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紀伊山地の霊場と参詣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碑文也在這邊。

熊野速玉大社

熊野速玉大社是位在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的神社。為式內社、舊社格為官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熊野三山之一。主祭神是熊野速玉大神(即佛教的藥師如來)和熊野夫須美大神(即佛教的千手觀音),是熊野三山裡最容易到達的,同時也是被歷史上被記載神明最先降臨之處。
來到熊野速玉大社,在一片低調純樸的建物群中,神社的朱紅鳥居、燈籠與渡橋格外引人注目。度過下馬橋,進入鳥居穿越綠蔭,這裡就是熊野速玉大社境內。此時映入眼簾的,是這棵擁有千年樹齡的「御神木 梛」。「梛」,就是山杉,據稱樹齡在800到1000年之間,這棵樹被官方認定為日本自然遺跡。
由於樹冠結構對稱,因此大受情侶歡迎,據說寓意關係和諧。這棵御神木更是由平清盛的兒子平重盛所植下,祈求國家一切平安,也被視為熊野權現的象徵。所謂的熊野權現,指的就是熊野三山所祭祀的神明,以三山三權現與其他神明並稱為熊野十二權現。而在熊野三山中到處可見有三隻腳的烏鴉,牠的名字是八咫烏(やたがらす),在熊野地區被視為神明的使者,在日本神話中,更有描繪八咫烏為神武天皇從熊野國到大和國的故事,也被認為太陽的化身。
過去參拜熊野三山路途艱辛,但若是帶著山杉的葉子與熊野牛王符就能保佑旅途平安。熊野牛王符,是將熊野權現化作鳥形文字的護身符。熊野三山都有自己的熊野牛王符,速玉大社的符繪有48隻烏鴉,一匹一匹都承載著速玉大神想要拯救眾生的心。
除了保佑平安外,在戰國時代也被當作表達忠誠心、締結羈絆的象徵,就連當初豐臣秀吉取得天下與諸國大名誓約時,使用的就是熊野速玉大社的熊野牛王符。

高野山

高野山位於大阪府以東的和歌山北部,可從和歌山、大阪與奈良搭乘列車與巴士前往。高野山自古就是熊野古道這條漫長朝聖路線的終點,至今仍有許多人進行這段朝聖之旅。
在平安時代的弘仁7年(816年)弘法大師空海在此修行並建立了金剛峰寺,後來成為高野山真言宗總本山。整個山中的寺院總數約有117間,於平成16年(2004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列為世界遺產之一。高野山同時也是金剛峯寺的山號。
高野山是弘法大師空海在弘仁七年(816年)時得到嵯峨天皇的允許所開創的,成為真言密教的基本修煉場所。自開創以來將近1,200年,是有歷史價值的名勝。
高野山是指被標高大約1,000公尺的群山所包圍起來之地,也是這些山群的總稱,位於和歌山縣伊都郡高野町,因為其地形猶如蓮花開花時一樣的,同時也被稱為是「八葉之峰」。
目前在高野山與豐臣秀吉有關聯的建築物稱為「金剛峯寺」,不過原本應該是這一整座山的總稱。包含寺內大門、各堂以及內院等,整個高野山都是在「金剛峯寺」的範圍之內。
在高野山有52所提供住宿的寺院,各位可以在這裡留宿一晚,與深具啟發性的文化相遇,是一生難忘的體驗。每一座寺院的修建方式,都展現了不同的日本哲學與美學的面貌。所有的人在此都是受歡迎的,不只可以一窺真言宗僧侶的生活方式,還可以參與其中。為了進入寧靜的狀態,寺院裡提供諸如打坐(阿字觀)、聽道、抄寫經書(寫經)種種練習,供訪客參與。
宿坊為過夜的遊客提供精進料理,精進料理僅以蔬菜和野菜為食材,巧妙地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菜餚,提供有益身心的美食。這種佛教素食料理著重於展現各種食材的本味。

徐福公園

徐福公園是一所紀念秦朝方士徐福的公園,公園入口是一座中國式的牌坊,是照著中國式建築資料所建成。在平成6年(1994年)8月12日,和歌山縣政府為了推動觀光,以「徐福像」為中心,重新整理徐福墓碑周邊並建造牌坊之後,取為「徐福公園」對外開放。
徐福公園內種植有許多巨大的樟樹以及樟科植物烏藥,園內一角有雕著「秦徐福之墓」的墓碑,此墓碑是由紀州藩主德川賴宣建於江戶時代初期的1736年,碑文是由當時的儒學者李梅溪所題字。
公園內有8處主要景觀,除了大門的中國式樓牌以外,以徐福像為中心另外還有徐福墓、徐福功德碑、七塚之碑、絕海與太祖詩碑、由緒板、不老之池等設施。

金剛峰寺

金剛峰寺已指定為日本國寶且是高野山最古老的建築物,但是這裡不是僅崇拜神明而已。金剛峰寺也是佛教真言宗的總堂,由弘法大師創辦,他的陵寢就位於附近的奧之院。
金剛峰寺的歷史可追溯至816年,不過因為遭到多次毀壞而多次重建。雖然寺廟本身從外觀來看已十分吸引人。如果您脫鞋子走進廟門後,將更能感受到金剛峰寺內部的精美。
相傳弘法大師空海離開京城,發現這座海拔1000米的高野山。當弘法大師結束了在唐的兩年留學,準備從唐的明樹海邊回國時,他想要展示建寺的地方,他拿著一個三鈷被拋了出去。據說那三鈷飛到空中,落在了現在伽藍所在的平台上。所謂的伽藍是指佛道修行者聚集後進行修行的場所。通常會選擇清潔、無任何髒污的閑靜場所。原本在梵語中意指僧侶修行的聖域,此後則將寺院中的佛堂、塔及門等建築物群合稱為伽藍。
金剛峰寺為真言宗的總本山。現在也仍有許多僧侶在此努力修行。
雖然說是寺院,但其實是以一座建築物為中心,並包含周圍腹地的印象。而金剛峰寺也被稱為「一山境內地」,意味著整座山皆屬於金剛峰寺的境地。
在堂內能觀賞到兩盞據說持續燃燒近千年「不會熄滅的火」。其中一盞是平安時代的僧侶──祈親上人所供奉的「祈親火」,另一盞則為第72代天皇──白河上皇所供奉的「白河燈」。

奧之院

寺廟奧之院位於高野山北側,是弘法大師(亦稱空海)的陵寢。弘法大師(公元774-835年),是日本知名的僧侶、學者、工程師以及真言宗的創始人。傳說,他在陵墓中繼續入定。廟內廣大的腹地,是日本最大的墓園。裡面有許多慰靈碑和紀念碑,供養20多萬名亡者,包括某些全日本知名的人物。這些亡者生前希望能透過更接近日本佛教先驅弘法大師,希望能早日脫離凡世苦海。位於空海大師陵寢前的燈籠堂,是朝聖寺廟的重點。這座象徵靈性的光亮殿堂,名字源於堂內超過10000個不分晝夜維持光明的燈籠。禁止進入弘法大師的陵寢,以免打擾他,據說他還在禪定。無論是僧侶、朝聖者或一般大眾,都只能在陵寢外致意。

白濱溫泉credit.jpg

白濱溫泉

和歌山縣地白濱是能夠同時享受到大海與溫泉的獨家勝地。在這大家可以邊泡著溫泉,邊享受著美麗的海景。白濱溫泉就處於白濱之中。這裡與有馬溫泉、道後溫泉共稱為日本三大古湯,歷史悠久,甚至還有記錄顯示在6世紀到8世紀,當時的天皇也曾前往此處泡湯。白濱溫泉有眾多的外湯和足湯,前往各個外湯泡澡也是樂趣之一。白濱溫泉的泉質不是單獨的一種,根據取水地步同,泉質也有所差異,因此旅館和各個溫泉設施內的泉質和功效也是不一樣的。在這之中最為主要的3種是氯化鈉泉、中性高滲高溫泉、弱鹼性低滲高溫泉,這些泉水一般會對肌肉痛、關節痛、體寒、慢性皮膚病等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崎之湯」便是可以享受到與大海融為一體的溫泉。崎之湯在明治時代被稱為「湯崎七湯」,是許多人都來訪的白濱溫泉。崎之湯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文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據說曾有一位天皇經常蒞臨此處。

黑潮市場credit.jpg

黑潮市場

黑潮市場的暱稱是「鮪魚之國」,向此處捕獲的亮麗太平洋藍鰭鮪魚致敬。黑潮市場所在地和歌山遊艇城,是佔地49公頃的人工填海島嶼。黑潮市場一天會舉行三場鮪魚解體秀。您可以欣賞整條新鮮捕撈的鮪魚,在專家巧手下被切割分解的罕有體驗。專家還會詳解這種日本最出名的壽司用魚的身體部位。探索鮪魚最昂貴的那一塊大腹肉,還有其他精選的部分從哪兒來。您還可以購買剛被解體的魚,保證滿嘴都是最新鮮的鮪魚。
雖然有很多乾貨及和歌山特產可供挑選,但拜訪這個市場一定要嚐一嚐新鮮海鮮才不虛此行。黑潮市場與鄰近區域有許多好餐廳,但是要有更為「動手料理」的體驗,可以到大食堂裡,在這的桌上直接燒烤剛剛買來的新鮮魚貨。從市場挑選幾樣看起來美味的海產,然後在海邊點燃碳爐開始燒烤。

友島credit.jpg

友島

友島位於和歌山海岸,由四座無人居住的小島組成,這些小島擁有美不勝收的風光和豐富多彩的歷史:由於位置隱秘,這裡曾是海盜的藏身之地,也是二戰期間的秘密軍事基地。
今天,友島是健行登山、野餐與露營的理想之地,也非常適合觀賞鬱鬱蔥蔥的森林和廢棄的軍事堡壘。如果想遠離擁擠的人潮,在日本人跡罕至的地方開啟一段探索之旅,就一定不要錯過友島。前往群島的唯一方式,是從加太港乘搭20分鐘的渡輪。
這些島嶼因明治時代建造但現已廢棄和破敗的軍事堡壘而聞名。二戰期間,群島被日本政府徵用,成為秘密軍事基地,在所有地圖上消失不見。這些島嶼很長一段時間嚴禁外人進入。幸好,現在所有遊客都可登島並參觀廢棄的軍事堡壘,在優美的風光之中,重溫歷史。
你可以在眾多交錯的地下道蜿蜒前行,直到忽然之間眼前豁然開朗,廣闊的海洋出現眼前。島上共有五座堡壘。
軍事堡壘吸引許多歷史愛好者來到群島,但最近群島成為Cosplay愛好者的打咭勝地。友島廢棄的軍事堡壘周圍雜草叢生,與吉卜力工作室的動漫電影《天空之城》中描繪的拉普達天空城堡驚人地相似。這部電影的粉絲來到友島開啟朝聖之旅,很多粉絲直接扮成電影中的角色,為喜歡角色扮演的後輩重現他們最愛的電影場景。

和歌山城2credit.jpg

和歌山城

和歌山城是一座位於日本和歌山縣和歌山市市中心的梯郭式平山城,因為位於虎伏山上,所以又稱為虎伏城。紀之川流經和歌山城的北部,為城堡天然的護城河。它與松山城、姬路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
和歌山城曾經為德川御三家中治理紀伊藩(又名紀州藩、和歌山藩)的紀伊德川家的居所,紀伊藩的的第五代藩主吉宗和第十三代藩主慶福,後來分別成為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和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和歌山城曾經被日本指定為國寶,但是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美軍轟炸而燒毀,現在的和歌山城是於1958年所重建完成的。和歌山縣出身的松下幸之助對於和歌山城重建提供許多資金。
德川御三家的城郭非常的遼闊,現在和歌山城的面積只有極盛時期的4分之1而已。曾經是和歌山城內的地方包括了現在的和歌山市政府、和歌山市消防局、和歌山地方法院、和歌山家庭裁判所、和歌山地方檢察廳以前官方組織和學校、商業設施、辦公室街與和歌山中央郵局等地區,是規模非常大的城堡,但其實本來預定建造的城堡規模是更巨大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