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長崎縣

長崎原爆資料館credit.jpg

長崎原爆資料館

館內以嚴肅的角度,並透過大量的資料向人們展示了1945年8月9日,在長崎投下的名為「胖子」的原子彈所造成的巨大傷害(累計造成約15萬人的死亡,而建築物36%受到全面燒毀或破壞),同時也深入解說了這座城市的戰後發展。
為紀念並向原子彈爆炸遇難者與倖存者致意,博物館的外部設計宏偉莊嚴。館內展示物十分令人痛心,它們講述了長崎在原子彈爆炸前後的那段歷史。
在博物館入口處立有一座被爆炸摧毀的水塔,它當時位於瓊浦初中,距離爆炸核心點僅800米。這座水塔僅僅是該地區遭受原子彈爆炸之殤諸多建築設施其中之一。
另有一些物品,諸如爆炸遇難者的遺物,更為觸動人心。其他展出品還包括燒毀的衣服、破損的玩偶,其中還有一塊手錶,上面的指針定格在原子彈被投下並永遠改寫長崎歷史的那一刻。

除了展示長崎市的原子彈爆炸外,還設立了一個角落,解釋因美國和蘇聯鈾礦的勞動而遭受輻射損傷的居民,作為“核武器開發和實驗的受害者”。

和平公園

和平公園是為了祈求世界和平所建的公園。
和平公園於1952完成,內設有和平祈念像(日文:平和祈念像)、折鶴之塔、長崎之鐘、和平之泉(日文:平和の泉)、世界和平象徵區公園內的和平祈念像是長崎縣出身的北村西望的作品。雕像象徵神的愛和佛的慈悲,指天的右手象徵著原子彈的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輕閉的雙眼是為原爆犧牲者祈福。從這座像的樣子能感到對和平強烈的渴望。

平和祈念像と泉credit.jpg

和平之泉

昭和44年(1969年)在園內的平和祈禱像的前方建成的直徑18米的圓形泉池。是為了給當時失水而死的人祈求冥福,並包含祈求世界永久和平以及廢除核兵器的願望而建的。

大浦天主堂

這座國寶教堂是長崎縣教堂建築的起點。
 德川幕府末期,各國開埠壓力加大,1858年幕府與英、美、法、俄、荷等國締結不平等的《安政五國通商條約》,使大浦區和山手區成為長崎的外國人定居點。
 在此之前不久,教皇看到日本對外開放在即,將在日本的傳教工作委託給巴黎外國傳教士協會。於江戶末期開國後的1864年竣工。它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建築。正式名稱是日本二十六烈士陵園。顧名思義,它是供奉日本二十六聖人的教堂,面向他們殉道的長崎市西坂而建。1953年(昭和28年)被指定為國寶。2007年決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文化遺產)暫定名錄, 2018年決定將其以「長崎和天草地區的潛伏基督教徒相關遺產」登錄為世界遺產。

浦上教會(不C).jpg

浦上教會

浦上教會通稱浦上天主堂,是位於日本長崎市的天主教教堂,以無原罪聖母為主保。1925年完工,1945年因長崎原爆被毀,1959年重建,1962年成為天主教長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現今已成為長崎市的著名景點。目前堂區所屬教友總數約7千人,在日本名列前茅。
浦上天主堂原是一座磚砌羅曼復興式建築,建於1895年2月。
1865年,法國神父Bernard Petitjean發現幾乎全體浦上村民均為島原之亂後隱匿下來的天主教徒。1869年和1873年之間,有超過3600名村民遭到驅逐。在流亡的7年期間,有650人死亡。1873年,受迫害的隱藏基督徒回到他們的家鄉,決定建立自己的教堂。他們購買的土地,是在兩個世紀中曾經遭受屈辱盤問的地方。一年一度的「踏繪」要求踐踏聖母像或耶穌像。他們認為這個地方是紀念長期迫害的適當地點。建築由Francine神父始建。兩座鐘樓高64米,建於1875年。到1925年完成時,為東亞最大的天主教堂。

崇福寺1credit.jpg

崇福寺

崇福寺興建於寛永6年(1629年),由居住在長崎的中國福建省人要求,邀請中國的高僧超然興建,是日本最古老的中國式寺院。因信徒多為中國福建省福州出身,所以又名福州寺。崇福寺內有很多珍貴的建築文物,例如被列為國寶的朱紅色「第一峰門」、本堂「大雄寶殿」;主要供奉觀音菩薩的「護法堂」;懸掛梵鐘的「鐘鼓樓」等。
位於長崎市鍛冶屋町的崇福寺因來自福州而命名,入口就是中國味濃濃的朱紅色龍宮門,建築物也幾乎都以紅色為主,廟宇內的所有佛像、佛具皆來自中國著名工匠,猶如濃縮了明朝末期的中國文化。第一峰門上刻著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屋簷下則有繁複而優美的裝飾,與大雄寶殿一同被指定為日本國寶,另外還有國家、縣市等各級政府指定的重要文化財,可說是中國宗教文化的寶庫。第一峰門在元祿9年(1696年)用從中國寧波船運到日本的材料重建,受到中國明、清朝建築風格影響,是歷史文化上具有重大價值。另外,大雄寶殿的建築材料亦係從中國運來的,最初是單層屋頂,後來與日本風格融合,改建成雙層屋頂,因此崇福寺是把兩國的建築風格揉合所產生的寺院。

稲佐山credit.jpg

稻佐山

稻佐山夜景是觀賞被評為世界新三大夜景的絕佳地點。
長崎夜景在2012年與香港、摩納哥一起被評為“世界新三大夜景”,而在2018年與札幌、北九州一起被評為“日本新三大夜景”。被評價為價值1000萬美金的夜景,非常值得一看。
山頂有大型展望台、可運用360度角度觀賞景觀、天氣晴好時可以遠眺雲仙、天草、五島列島等。

稻佐山公園指的是聳立在長崎市中心的稻佐山(海拔333米)山腰一帶,深受市民喜愛的自然公園。該公園因其春天盛開的杜鵑花而聞名,也是舉辦大型露天演唱會等的場所。
從山腳的淵神社(淵町)到山頂有纜車運行。纜車設計是給法拉利做設計的設計師完成,可以360度觀賞纜車外景。2020年1月已開通了從稻佐山公園到山頂的軌道車​。

金田城credit.jpg

對馬島-金田城

公元660年,朝鮮三國中的百濟被新羅和中國唐朝的聯軍所滅,663年倭國軍也大敗於朝鮮半島西岸的白村江,為防衛新羅和唐的聯軍在西日本各地建築了大量的古山城(朝鮮式山城)。667年在對馬淺茅灣南岸的城山上建造了“金田城”,當時的對馬成為日本國防的最前線,充滿了緊張的戰爭氛圍。

對馬島-萬松院

萬松院建於元和元年(1615年),是宗家第20代藩主(宗義成)為其義父祈福所創建的寺院,之後成為宗家歷代的菩提寺,這裡是國家指定史蹟,記載了宗家的歷史。
其後數次遭火災損毀,現今的本堂為明治12年(1879年)建造。安土桃山式的山門和仁王像未遭火災波及,是目前對馬最古老的建築物。堂內有朝鮮國王贈送的三具足和德川將軍的大位牌。寺院內有被稱為“百雁木”的石造樓梯,共有132階梯。石階的頂端是宗家一族的墓地「御靈屋」,排滿了巨大莊嚴的墳墓。因其巨大的規模而與金澤市的前田藩墓地、萩市的毛利藩墓地並稱為日本三大墓地。
墓地前還有3棵樹齡1200年的大杉樹,是對馬市樹齡最高的杉樹。

壹岐島-鬼の足跡

據說是為了撈起鯨魚而站立的大魔王的足跡,2013年被選為日本100名洞窟之一的人氣景點。周長110m的大洞口有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它是大自然創造的壹岐的代表性景觀。據說另一個足跡在勝本町龍辰之島的蛇谷。

壹岐島-猿岩

壹岐的象徵—猿井岩位於黑崎半島的頂端。大自然造就的奇石,就像“一隻猴子在看別處”!據說是眾神為了防止壹岐島被沖走而建造的“八柱”之一。不僅是45米高的巨型猴子的獨特造型,還有從岩越可以看到的美麗日落的壯觀景色。還有可以從海上眺望猿井岩的遊船。

黒崎砲台跡credit.jpg

壹岐島-黒崎砲台跡

“黑崎城跡”位於壹岐的人氣觀光地猿井岩附近的小山丘上。口徑41cm,槍管長18m,子彈重1噸,據說是東洋最大的砲台。從1928年到1926年,它於1933年完工。土佐號或赤城號戰列艦的主砲都安裝在要塞炮中,據說是為了攻擊通過對馬海峽的船隻而安裝的。不過,它在戰爭結束後就被拆解,沒有投入實戰,只進行了一次試射。今天,只有遺跡作為戰爭遺產保留下來。當你真正參觀和觀察這個巨大的洞時,你會驚嘆於它的大小。

左京鼻4credit.jpg

壹岐島-左京鼻

“左京鼻”幾乎位於東海岸八幡半島的頂端。壹岐的代表名勝之一,綿延約1km的斷崖絕壁堪稱傑作。形狀奇特的岩石,看起來像一系列從海中突出的細柱,被稱為“觀音柱”,據說是為了防止島嶼被沖走而建造的八根柱子之一。玄武岩形成柱狀節理,看似白雪皚皚的美麗,其實是海鸕鶿的糞便造成的。江戶時代初期,連續乾旱,有傳記說,當時陰陽師後藤左京等人在此地祈雨時,天降大雨,村民得救。“左京鼻”的由来便是當時陰陽師後藤左京的名字。

雲仙岳災害記念館.jpg

雲仙岳災害記念館

位於長崎縣的雲仙岳火山從1990年開始活躍至1996年,對附近區域帶來嚴重破壞。雲仙岳災害記念館是為了紀念雲仙岳的災害而建立,這個紀念館同時也讓人們了解火山爆發背後的機制,以及火山可能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展館不只設有導賞服務,還有不同的體驗活動,可以令參加者更加容易理解有關火山的自然現象。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