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縣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是一家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市中心的現代美術館,簡稱「21美」,開館於2004年10月9日,建築師為SANAA事務所,主要的設計概念來自事務所中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此美術館竣工前一個月,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在其建築設計上,備受世人注目。
有別於一般的美術館分棟或是分層展覽的概念,金澤21世紀美術館以兩大主軸為主要設計方向。
一是美術館內的空間必須要有依展覽而變化的彈性,且要是一個綜合空間,彼此之間要有強烈的關聯性。二是美術館注重「人與環境」的價值,不論是訪客,學者,美術館館員,其活動範圍(包括館外空間)都必須被詳細考量。因此建築師最後提出的是一個海島型的概念,也就是利用圓型將不同的展區集中在內部,而且最外圍並非實牆,而是透明的玻璃落地窗,讓此美術館猶如透明飄浮的大扁圓島一般,從外面環境也能對美術館內部的活動一目了然。
此美術館另依金澤市政府的需求,規劃了面積相當大的,達1458平方公尺的市民畫廊,位於美術館地下一樓,定期展出金澤市民的繪畫、書法、攝影等相關藝術作品。
除了美術館館體本身,在旁還有藝術家的24小時隔音工作室以及市民公園可展出一些公共藝術作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藝術家林德羅·厄利什的作品《泳池》(The Swimming Pool),其利用美術館的天窗加上一層水,並加上假的泳池扶手,從上看恍若真的游泳池,但遊客亦能在底下的展室走動,上下觀看,造成了特殊的趣味和效果。另外一個展室則是知名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的《藍行星天空》(Blue Planet Sky),例用特殊的照明將天花板的顏色打成一片淺藍,造成空間感的錯視。
石川縣立美術館
石川縣立美術館專注於地方藝術,包括與石川和加賀藩主前田家族相關的作品,以及現代日本藝術作品,像是與石川縣的相關藝術家所創作的油畫與雕塑。美術館收藏了不少當地陶瓷、漆器、版畫、和服與其他許多珍貴作品,其中一些展品的歷史高達500年。館內還有一家「Le Musee de H」咖啡廳。咖啡廳內的甜點,是由石川出身的著名甜點師辻口博啓所創作。他曾在日本與國外獲得多項大獎,包括巴黎巧克力展 (Salon du Chocolat ) 的大獎。
金澤
金澤是江戶時代 (1603 - 1867) 富庶的加賀藩前田氏居城,當時是僅次於德川幕府的第二大封建氏族。在江戶時代,金澤是最重要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如今仍然是藝術愛好者的聖地。金澤有許多博物館和工作坊,重點介紹金箔及至武士文化的各種文化。
江戶時代 (1603 - 1867) 繁榮且相對和平,高雅藝術和手工藝文化蓬勃發展,金澤也因此成為日本西海岸的文化之都。來自日本各地的藝術家和工匠紛紛前來金澤定居,幾百年來為金澤塑造出獨特的文化。
如今的金澤完美融合了傳統和現代的藝術和建築。在這裡,你能找到各種各樣的日本工藝品,例如蒔繪漆器、九谷燒陶瓷和日本武士刀。還能參觀藝妓和武士區,以及日本其中一個最美麗且最受歡迎的傳統庭園。
17世紀江戶時代後,前田氏加賀藩成為領有加賀國、能登國、越中國合計超過百萬石的大領地,金澤城也因為成為這廣大富庶區域的政治中心而繁榮,根據史書資料的考據,在17世紀後期金澤城下町的人口已超過十萬人,在當時的日本僅次於江戶、大坂、京都,為全日本第四大的城市。
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後,改隸屬新設置的金澤縣,金澤縣又在1872年更名為石川縣;不過在19世紀末明治維新以來,雖然全日本進入工業化發展,但由於發展重心以靠太平洋側的城市為主,除了發展不如位於太平洋側的名古屋市、橫濱市、神戶市,本地的士族和商人也轉往外地發展,因而人口未能如同全日本的快速成長,以現代日本來說,金澤市只屬於日本的中型地方城市的規模。
但也由於地處於日本海側,遠離日本的發展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遭到大規模的空襲,而避開快速發展的同時,使得現在市中心仍然存在大量戰前、甚至幕府時代的建築,令金澤成為日本的主要歷史旅遊景點。
金澤城
金澤城位於金澤城公園內,正面對兼六園,部分區域經過修復得以重現。前田家自1583年開始建造金澤城,並將其作為家族居城,至1869年已傳承了14代。數百年過去,金澤城歷經多次戰火與天災,時至今日,原址上已沒剩多少初建的面目。金澤城至今留存下兩座建築,一處是石川門,一處是三十間長屋。金澤城在明治時代(1868-1912年)是日本陸軍軍團司令部駐地,而直到1996年都是金澤大學的校本部。
從那之後,金澤城的主要修復計畫就此展開。修復採用傳統建造工藝,重建和復原城中的建築。雖然在建造之初,日本的城池主要是為了禦敵之用,但到江戶時代,出現了一段漫長的和平歲月,建築師得以將精力放在城池的美學設計上,於是才有了線條筆直優美的屋頂山牆和「懸魚」(一種屋簷下的木制雕飾)。
金澤城是傳統的平山城。瓦磚可以抵禦冬季的積雪。城堡設有本丸、二丸及三丸。天守及三層櫓燒毀後改用二丸為藩主的住所。城不太堅固,因此在城下町設立多個軍事據點抗戰之用(平時為寺廟)。天守自被大火燒毀後沒再重建。
站在金澤城角樓的頂層,透過狹窄的窗戶,可以看到城下的城區、護城河和庭園。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想像當初人們憑城抵禦外敵的場面。讓人不禁感慨要守護一方平安,堅固而精細的城池有多麼重要。
除此之外,金澤城的石牆種類也十分繁多,建造之時使用的技術工藝更是多種多樣。一些石牆採用複雜的工藝建成,外觀像馬賽克一般,其他石牆看起來則像是零散拼湊而成。金澤城公園有時也被人稱作石牆博物館,就是因為公園內有各種年代、各種風格的石牆。
加賀溫泉鄉
石川西南部的加賀溫泉鄉位於日本海與白山之間,是具有1,300年歷史的溫泉勝地。這座城市圍繞著四個溫泉村而建。加賀溫泉鄉擁有高品質的天然溫泉水、傳統日本手工藝、原始自然步道和當地豪華的地方特色菜。這是最適合休閒放鬆的地方。
加賀溫泉鄉由四個溫泉村組成:山代溫泉、山中溫泉、粟津溫泉和片山津溫泉。每個溫泉村莊的中心都有自設的公共浴場。其中一些已經完全現代化,而另一些則擁有特殊的裝飾風格,讓人回想起明治時代 (1868-1912)。
山城溫泉和山中溫泉是由佛教僧侶行基在8世紀的一次朝聖中發現。從那時開始,這裡的溫泉就被譽為日本最好的溫泉,具有改善消化、緩解肌肉疼痛、減輕皮膚病等治癒特性。
江戶時代 (1603-1867) 在石川盛行一種獨特的日本瓷器:九穀燒,當時加賀和西伊豆町家族的商人非常支持當地藝術的發展。你可以通過它所使用的鮮明圖案以及鮮豔色彩(尤其是鮮紅色、綠色、黃色、紫色和藍色)來識別這種瓷器。1873 年後,這種瓷器大量出口到歐洲。在城南的石川縣九穀燒美術館和山代溫泉的九穀燒展覽廳,你可以參觀陶瓷展品和多層窯爐的遺跡。如今,許多藝術家在加賀溫泉鄉進行創作,數十年間不斷地完善他們的工藝。木工與漆器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1994年,居住在山中溫泉的川北良造被譽為「人間國寶」。這些藝術傳統由居住在加賀國 的年輕藝術家傳承(尤其是陶藝家),他們用更現代的作品重新詮釋了傳統。在加賀溫泉鄉以及金澤市 的藝術展覽中,你或許可以看到他們的作品。
在傳統日式旅館中小住一、兩晚,這是探索加賀溫泉鄉溫泉村的最佳方式。留一、兩日參觀廟宇、體驗手工技藝,並遊覽鄰近城鎮中遍佈的足浴和公共浴池。
山中溫泉
山中溫泉位於加賀溫泉鄉的山區,位於美麗的溪谷旁,擁有1300年歷史的山中溫泉,至今依然保留著美麗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傳統文化。體驗此地區備受讚譽的溫泉、漆器與木車旋。
在位於市鎮中心廣場的菊之湯湯屋,可以體驗到富含礦物質且具有療效的溫泉水,溫暖身心。湯屋有兩棟男女專屬的湯屋。造訪山中的旅遊亮點之一,是沿著鶴仙溪旁的美麗森林步道漫步。之後前往溪畔的咖啡廳享用傳統日式甜點,愜意地沉醉在周圍美麗的森林景觀與溪谷風光中。走在步道上,可以欣賞傳統與現代橋樑橫越溪谷上方的明媚風景。
此地有多間展示本地工藝的藝廊,特別是400年歷史的山中漆器。此地區擁有大量的栗樹與櫸樹,可以製成光澤亮麗的盤子及碗碟。山中漆器的主要特色是在車床上雕刻木頭的技術,以及強調木紋原來的自然之美。您也可以在山中的工坊中親手嘗試木車旋,製作出專屬於自己的美麗餐碗作為紀念品帶回家。
兼六園
兼六園與水戶偕樂園、岡山後樂園,並列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兼六園是代表性的江戶時代大名(諸侯)庭園,歷經多任加賀藩主,耗費長久歲月建造而成。庭園位於金澤市中心,可欣賞四季不同風情的美景,冬季時以雪吊的風景而聞名,深受多數縣民與世界各國的遊客喜愛。
兼六園是「迴遊式」庭園,但也是建造當時各種造園手法的集大成。迴遊式庭園不是在寺廟或宮殿書院欣賞的坐觀式庭園,而是將土地面積作最充分的利用,在庭園中挖鑿大池塘,堆砌假山,並在適合的地點穿插建造亭台與茶室,來訪者必須穿梭其間,才得以瀏覽全貌的庭園。因為庭園中有數個池塘,還有穿梭其間的曲水,用挖鑿池塘的泥土堆砌而成的假山,種植著多彩多姿的花草樹木,因此也稱為「築山(假山)、林泉、迴遊式庭園」。
東茶屋街
東茶屋街位於毗鄰淺野川的金澤市東山地區。這裡與同西茶屋街與主計町,是金澤保存良好的三大傳統藝妓區,其中以東茶屋老街的範圍最大。時至今日,遊客依然可以在此看到藝妓的蹤影。
美麗的木茶屋獲得妥善保存,此區也是官方指定的日本文化遺產。東茶屋街在過去是受歡迎的娛樂區,藝妓會在這裡表演,為貴族及富商提供娛樂。藝妓文化在此依舊盛行。到了傍晚,茶屋會傳來三味線配搭鼓一起演奏的陣陣音樂聲,藝妓會一邊唱歌、跳舞,與客人一起玩傳統的宴會遊戲。
白天可以到東茶屋街的狹窄街道漫步閒逛,逛逛對外開放的茶屋、由茶屋改建的咖啡室與餐廳,或售賣金箔的商店。志摩藝妓屋與Kaikaro均為對外開放參觀的茶屋,裡面都設有有趣的擺設。
在Kaikaro,你可以一邊享用茶或甜品,一邊欣賞茶屋的精緻建築風格與室內設計。你可以看見一整座以油了紅漆的樓梯,以及晚上會有藝妓表演的傳統榻榻米和室。
金箔是金澤的特產。現在金澤生產全日本99%金箔,製作金箔至少需要20個步驟。逛逛當地眾多的金箔藝廊,並親手製作。你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金箔設計物品,如用金箔裝飾木筷、木盒或明信片。
附近還有金澤市立安江金箔工藝館。這裡展示知名金箔工匠安江孝明的收藏品,包括金箔製造工具、屏風、能劇戲服與九谷燒瓷器等。從原料到製作金箔的過程,各種展覽均可讓你深入了解金澤最知名的傳統工藝技術。
近江町市場
金澤的近江町市場成為石川縣的頂級海鮮市場之一。已有300年之久。市場中每天都有來自日本海的新鮮海鮮與貝類,且每天一早就會看到當地的廚師、餐廳老闆、金澤居民和觀光客在熱鬧的市場穿梭。
室內近江町市場在交錯的通路聚集了超過170個攤位和可進入的固定店鋪。金澤市民可在這裡市場中購買多種鮮魚、肉類、生蠔、漬物、農產品、甜品、清酒、咖啡,以及任何可能會引起你的購買慾的各式商品。
享受魚檔老闆對路過民眾叫賣的熱鬧氣氛,店鋪通常都會提供試食。
市場內與附近有多家壽司餐廳可供選擇,從平價迴轉壽司,到擁有專業訓練之壽司大師的頂級餐廳都有。這些餐廳每天都是直接從市場採購新鮮漁獲,有時一天還會入貨兩次。
在這些餐廳中最昂貴且最受歡迎的一種魚類名為「喉黑」,亦即赤鯥,是有鹹味的軟身白身魚。雖然全年都可捕捉,但以冬天的肉質最鮮美。另一個推薦的熱門菜色,當然是在白飯上鋪滿魚生的海鮮丼。
白米千枚田
白米千枚田是位於風景優美山坡地上的梯田。梯田就落在能登半島邊緣,這是國家指定的「文化財產名勝」。「千枚田」(Senmaida) 字面意思即是1,000塊稻田。由於每塊田的面積都很小,因此千枚田的稻田都是以人工耕種。每年一次,會有大批志願者前來,到這些小田地裡插秧。到了秋天,當地農夫就會使用傳統的手工割稻工具收割。無論你在哪個季節前來,請從各種不同角度慢慢品味欣賞這個往下綿延到海邊的稻田風光,並在田間的蜿蜒小徑漫步。
每到10月中到3月中的夜晚,都是欣賞這片稻田的最完美時間。當地的義工會為稻田加裝LED燈飾,而且燈飾每30分鐘就會變一次顏色。
有一種所有者制度,將沒有農民的稻田出租給需要的人。如果你成為所有者制度的會員,你可以在你喜歡的稻田裡設置你自己的標記,讓它成為你的“我的稻田”(無租賃權或所有權)。耕作一年七次(耕田、抹壟、插秧、三割、收稻),但這不是規定,而是員工可以在有時間時才參與的一種方式(耕作管理是白米千枚田愛耕會實施),由東京都以至全國参加的市民毎年都在増加中。所有者制度有助於將水稻種植的重要性傳遞給子孫後代,保護梯田的美麗風景。
奧能登鹽田村
500年左右以來,能登半島上的居民一直使用相同的傳統方法曬製海鹽。奧能登鹽田村可供遊客學習、觀察海鹽曬製過程,深入體驗當地文化。這座兼具資料館功能的道路休息站,展示並解說海鹽曬製的過程與方法,同時這裡也是日本唯一一處使用名為「揚濱」傳統製鹽技法的鹽田。
該技法會使用錐形木桶盛裝海水,然後潑灑在密實的沙田上。隨著水分逐漸蒸發,農夫不時用耙子把海鹽結晶耙出。最後剩下的鹽水會再倒入大鍋煮18小時,因此使用揚濱技法製鹽非常耗時耗力。由於奧能登地區不分男女都會參與鹽田工作,當地女性的辛勤形象備受讚揚。此外,3年盛水與10年沙地潑水是必須的訓練,才能掌握揚濱製鹽技法的要領。
在7月至10月中的豔陽天,造訪奧能登鹽田村的遊客可觀看曬製海鹽過程,若有事前預約還可以參與2小時的製鹽工作坊,然後把自己製成的鹽帶回家。
奧能登鹽田村歡迎遊客品嚐當地曬製的海鹽。此外也有販售如飯糰、蘇打汽水、冰淇淋、餅乾和鹽鹵(曬製海鹽過程中的副產品,為製作豆腐的基本原料之一)等鹽田周邊產品。
奧能登的揚濱製鹽技法,其礦物質含量比一般工廠所製作出來的鹽巴還高,並且具有獨特的海洋風味。江戶時期,加賀藩(現今石川縣及其周邊地區)的歷任藩主都習慣「購買」產自能登半島的鹽,由於當時能登地區的環境條件不太適合種植稻米,所以藩主其實都會以米易鹽。
能登切子燈籠祭
從7月到9月,石川能登半島的大城小鎮都在舉辦盛大的能登切子燈籠祭。切子燈籠(通常簡稱為「切子」)是巨大的照明燈籠,而切子的意思是「神聖的燈籠」。切子燈籠祭聲勢浩大,氣氛濃烈,精心裝飾的切子燈籠會在小鎮內遊行。之後,人們會點燃神輿,或將其丟入海中。人們認為火能焚燒人們的煩惱和不幸。
第一屆能登切子燈籠祭是在17世紀末舉辦,人們開始有能登切子的傳統,希望借此抵禦時疫和其他疾病,同時祈求豐收。在夏季能登切子燈籠祭期間,人們會扛著它們遊行。小型供燈由孩童扛著,大型供燈(高達15米)則由年輕力壯的成年人扛著。
供燈通常採用金箔裝飾,頂部飾有雕刻圖案,燈籠上面繪製著日本角色和插圖。在近代,這些燈籠還會採用動漫角色圖像進行裝飾。能登的每個地區都為自己的供燈倍感自豪,大城小鎮都試圖發揮各自的能量和設計水準,希望能超越其他城鎮。
最有趣的能登切子燈籠祭包括宇出津町的暴走祭,於7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和星期六拉開序幕。Abare的字面意思是「火與暴力」。神輿(可擕式神龕)和切子在小鎮各處遊行,同時還會帶上大型火把。小孩坐在大型木制切子的上層木板上,打鼓吹笛。
第二個晚上迎來這場大祭的高潮,光著膀子的壯漢們會帶著神龕登場,他們在地上拍打神龕,將神龕扔到河裡,然後投擲到火中。隨著供燈被點燃,火花四濺,祭典也進入了狂熱的尾聲。淩晨時分,大祭落下帷幕。
九谷燒瓷器
九谷燒的名字來自於加賀國江沼郡九谷村。據聞一開始是在石川縣加賀市山中溫泉的深處製成。使用被稱為九谷五彩(綠、黃、紅、紫、靛藍)的和式硬彩顏料,進行「上繪」,色彩亮麗鮮豔為其特徵。表日本的彩繪陶瓷器,來自於石川縣南部的南加賀,被公認為彩繪陶瓷器頂點。具有360年歷史的九谷燒不但有著鮮豔的色彩,同時跟著時代與俱漸進,不論在日本還是全世界都深受喜愛。
九谷燒是由治理大聖寺藩的第一代藩主前田利治於礦山開發工程中,在加賀九谷村無意中發現可作為原料的瓷土,於明曆年間命家臣後藤才次郎沿大聖寺川而上開窯,一直持續到元祿初年。(此依據來自一件古九谷窯出土之花瓶,上書有「南無八藩大曆薩明曆元年 六月廿六日 田村權左右衛門」之款識)。同時引進以伊萬里燒聞名的有田 (佐賀藩) 技術,進而開始生產瓷器。然而「九谷燒」之名號乃基於該燒陶的礦窯,剛好位於陶土石產地的九谷村中,因此得名而生。
其中17世紀後半所生產的九谷燒作品,後世稱之為「古九谷」,意即古老的九谷燒,此時期的作品往往和有田燒及鍋島燒等瓷器作品提及伊萬里瓷時一併討論。
然而,古九谷從製作以來約60年後,不知何故突然停止生產。根據推論,也許是因為當時的大聖寺藩出現財政困難,導致礦窯的資金匱乏。此外也因藩主的世代更替而轉變政策方針等,雖然可以推論出數種停產的理由,卻也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因此至今停產仍是謎團未解。
古九谷燒在元祿之後雖一時中斷,到了文政七年由大聖寺的富商吉田屋(豐田傳右衛門)策劃再興,又在大聖寺藩的「本家之藩」加賀藩的領主城鎮內,亦即今日的金澤,再度開始製作生產。這次乃是受到京都的陶瓷名家技術指導,而於加賀國 (現今之石川縣) 再開展陶瓷製作。雖然此期作品時間相當短暫,但由於引進新的製陶技術與古九谷燒的獨特作品風格相互結合,也促使大聖寺內出現了以復興九谷燒為使命的巨匠。為有別於古九谷,而將19世紀後新窯出土作品稱為「再興九谷」,其中以春日山窯、若杉窯、吉田屋窯、宮本屋窯、小野窯與永樂窯等為代表。
農耕體驗
歡迎深入體驗能登半島的農業傳統,以及親切好客的農村日常,在恬靜自適的風景中享受緩慢的生活步調,當地農民則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春蘭之里一共有47戶人家,皆開放旅客參訪。里民間互助合作,保留著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並介紹給外來的訪客知道。歡迎入住白牆黑瓦的傳統日式農舍,任何規模的團體或是個人皆可安排;這裡根據不同季節,提供不同的住宿體驗,包含採摘野生蔬菜和蕈菇、茶道儀式實作、學習靜觀冥想、收割與種植稻米、觀星活動,以及到山間溪流釣魚。到了冬天,您可以品嚐鯛魚和鰤魚,搭配炭烤糯米糰或蕎麥麵,以及穿上雪靴體驗雪地漫步。您可以在白天騎著單車穿梭田野間,然後圍坐在傳統的下嵌式火爐旁,享用以當地食材烹調而成的豐盛早餐和晚餐。
位於門前町的FOREST為獨特的農家民宿,一次僅限接待一組客人。他們會提供整天的客製化行程,全程皆由英語導遊負責帶領,您可以去健行、親自出海捕魚、採集野生蕈菇、造訪當地傳統工匠的工作坊,以及烹煮鄉土料理。Yuka-an(ゆうか庵)是另間以傳統農舍改裝而成的農家民宿。您可以在此使用輪島漆器品嚐早餐和晚餐,或是以炭烤火爐烤製的比薩,還可以一邊沿著山嶺健行,一邊享受森林浴,或是沿著海灘漫步,抑或步行10分鐘前往附近的天然溫泉。
金箔藝術體驗
金箔是將黃金延展至極薄狀態的薄片。相傳其製造歷史最早可以回溯到西元前2600年代的埃及古王國,之後傳到歐洲、亞洲等世界各國,運用至今。金箔自中國傳入日本後自成一派,目前金澤市幾乎囊括了日本金箔總生產量的100%。這可以作為器具上畫龍點睛的設計,其甚至會廣泛使用在國寶級建築物上的珍貴技術,同時也將透過金箔體驗與建築物來感受金箔的魅力。如果想實際摸摸看金箔,嘗試貼金箔的話,可以到金澤市的體驗。可以在有筷子、盤子、手拿鏡以及櫻花、梅花形狀的小盒子等可以選擇,之後就可以在老師的教導和協助下,完成世上獨有,專屬自己的小手信了。